日子因为事件才变得有意义,数字因为人物才会变得鲜活。
我最早知道的是气壮山河的“狼牙山五壮士”,后来在不断学习中又知道了视死如归的“黄花山岗七十二烈士”,直到今晚在团县委组织的观影活动才知道在我国的抗日历史上还有一个“八佰英雄营”。
《八佰》中太多的悲壮:“人肉炸弹”、遗言家书、请愿留守等等都可以激发观众的泪点和民族情感,而我印象之深的可能是别人眼中的细节。
白马。喜欢玩点文字创作的我,对于白马很早就烈性出场一直很感兴趣。我也就一直在猜测导演的用意,在看到“因为关公只讲义,而赵子龙护国啊”的对白及几次的“三国”联想画面时,就明白了导演其实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引发观众的感受。白马——赵云——谢团长——中国军人的气节。以少敌多,以弱对强,敢入虎穴,什么时候都不能丢了中国军人的气节。
升旗。升旗,引发敌军更疯狂地打击,造成更多的伤亡,不升,窝心、屈辱,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面对这一矛盾时,在谢团长的最后坚持下,全体将士响应,终于在楼顶举行了庄严的升旗仪式,后面进行了壮烈的护旗,人倒旗不倒,当时那面旗代表着“800”英雄护国之志不倒,升起的是中华民族的不倒的尊严,用旗帜唤醒“看客”的斗志和世界的良知。现在五星红旗每天都高高飘扬在祖国的每片土地甚至太空之上,《义勇军进行曲》响彻东方,中国维护着世界和平,这足以告慰曾经的“800”英雄在天之灵——今日中国,如您所愿!
京剧和皮影。《八佰》中从租界的京戏到之后的阵地的皮影,这看似娱乐化的几个片段,恰是导演管虎的高明所在。租界戏班的曲目《败走麦城》、《挑滑车》、《长坂坡》到瓜怂高唱《定军山》,呈现的其实是一条当时两岸军民情感起伏线:失望(国军撤退)——鼓舞(奋勇退敌)——希望(凯旋归来)——坚信(胜利在前)。随着“800”英雄的舍身阻击,民众也由“看客”变为了后援。山东老兵用皮影将自己的和当前现实进行演绎,其实也寓意当时的战事受制于他人指挥的态势,本含无奈之情,但“取生取义,儿所愿也”等家书的出现,让之后的再唱皮影却一改前风,呈壮怀激烈之情。京剧和皮影都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传承着千年的历史文明,沉淀着深厚的民族文化,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就能牢记历史,就可以凝炼民族之魂。
今晚我也是第二次才了解“四行仓库”的历史意义,也很快联想到几年前因为几个“精日”小丑,我第一次了解了“四行仓库”。于是我又在想:“要是《八佰》再早几年放映,是否像那样的无知小丑会少很多?
不管是“五壮士”、“七人小组”、“七十二烈士”、“800英雄”这些“火种”,还是红安的“223位将军”、“14000英雄儿女”,以及千千万万的先烈英雄,每一段历史确实不能被忘记,每一个有意义的数字和日期我们都应该为下一代提起并讲述背后的故事,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强国之志,成为复兴中华的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