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里的革命者
——观影《革命者》有感
在这繁花似锦的七月,我们共同的母亲——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迎来了百年华诞。今天,我们走在世纪征途上,沐浴着晨曦的阳光,唱着春天的故事,我们的生活是这样富足,心情是这样欢畅。
回望百年,那时的中国残破不堪,军阀割据,内战外战使百姓民不聊生。那洒满鲜血的路上,一个个的脚印承载着多少风雨沧桑。两次世界大战,翻天覆地的解放战争,无数先辈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才迎来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
电影开始,李大钊的三个儿子一起把父亲的墓碑从地下挖出,用朱红色的毛笔描写了碑文,此时刚好大雨倾盆,冲刷了碑文未干的字迹,红色的墨水顺着李大钊的名字流了下来,象征着先辈的鲜血流淌在大地,而这倾盆的大雨,正是我们内心不舍、不忍、不释怀的眼泪。
李大钊(1889年10月29日-1927年4月28日),字守常,河北乐亭人。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1913年毕业后东渡日本,入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学习,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同志一生的奋斗历程,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历史紧密相连,同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历史紧密相连,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历史紧密相连。
故事由一名报童之死展开,当李大钊目睹一名中国报童被洋人随意杀害,而路人麻木不仁时,他震惊了,愤怒了,因为这不仅是一个报童的生命,他是中国人民的缩影,如果我们再不反抗,那么下一个倒在 ……此处隐藏270个字……他的妻子和女儿,而李大钊并没有幸免。他在狱中受尽酷刑,始终坚守信仰,初心不改,坚贞不屈,大义凛然。4月28日,李大钊同其余革命志士共20人,被反动军阀绞杀,时年仅38岁。李大钊身先士卒,第一个站上绞刑架,他把共产党人冲锋在前的精神发扬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反动派对他恨之入骨,在绞刑时还不断折磨他长达40分钟。最终铁骨铮铮,从容就义。
我常想,面对死亡,恐惧是人之本能。而是什么样的信仰,能够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心中仍然没有自我,只有国家,只有人民,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信仰,是共产党人的信仰,是无产阶级革命者的信仰,有了信仰的加持,死亦无惧,如果我的死能够换取民族的进步,人民的觉醒,那么我的死是多么值得,是多么壮烈!
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最早期的发起者和领袖,而在此后的100年中,无数革命者踩着前人的足迹,一点一滴地为党的事业添砖加瓦,才使得我们没有被外强瓜分,保持了国土的完整,使我们战胜了法西斯,也取得了抗美援朝的胜利,我们战胜了自然灾害,战胜了洪水,战胜了非典,举办了奥运;100年前我们还在拉洋车,今天我们的高铁是世界第一速度,我们有了自己的宇宙空间站,我们战胜了新冠,全世界都在接种中国生产的疫苗……
“吾愿吾亲爱之青年,生于青春死于青春,
生于少年死于少年也。
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
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
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
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
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
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
百年的党,却正值青春。那青春里的革命的人,如果你们能够站在这里,看到这盛世如你所愿,该有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