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车间”建立需把握的几个问题
近年来,扶贫车间成为就地转移劳动力的新模式。我校以“校企合作进村”为契机,积极引导有责任担当的企业到贫困村进行合作帮扶,组织贫困农户开展手工艺制作等生产活动,将“扶贫车间”建在贫困户的家门口、炕头上,开辟出一条“车间驻村、居家就业、群众脱贫、集体增收”的脱贫新路子。
目前,我校在帮扶村已建成扶贫车间4个,模式正逐步成熟。校企+村委会+贫困户的工厂式、居家式的扶贫车间开展,不仅增加贫村民和贫困户的就业机会,提高收入,还能方便照顾家庭, ……此处隐藏196个字……扶贫车间,在符合国家安全生产标准和国家环保要求的基础上,做到与安全设施同时规划、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防止出现安全生产和环保等问题,影响扶贫车间生产质量,挫伤贫困人口在车间就业的积极性。投资企业必须加强对扶贫车间的监管,对扶贫车间进行统一生产标识、统一产品回收、统一发放工资,积极建立扶贫车间数据平台建设,实现扶贫车间信息公开,对其进行动态监管。规范扶贫车间用工行为,确保扶贫车间安全运营。在用工、社会保障等方面,要按照相关规定规范运作,对吸纳贫困人员就业并签订承揽合同和劳动合同的企业,可按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用行政手段助力标准化就业扶贫车间建立、运营。同时,
要积极探索扶贫车间管理模式,避免因村换届干部调整等人为因素,影响车间的建设和运营。
切实优化利润分配机制
收益分配要本着谁投入多,谁收益多,多方共同受益、兼顾公平的原则。在收益分配上,企业要多献爱心,多做慈善,少得利益,让利贫困人口,支持精准脱贫工作。村集体通过租赁、入股或直接参与经营等方式,增加村集体收入,保证村集体长期有收益;在保证贫困人口按劳分配的基础上,尽量多为他们争取利益。同时要通过法律手段,对扶贫车间产权、收益权进行明确,防止出现纠纷和官司,影响扶贫车间效能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