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扶贫记

时间:2023-06-09 16:19:20
第一书记扶贫记[此文共1568字]

《我的扶贫记》

---哈拉哈达镇大西沟村第一书记王秀清扶贫记

在许多人眼里,到基层挂职都是年轻干部的事。56岁,头发花白,还有几年就要退休了,我却一头扎进哈拉哈达镇大西沟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当很多人用质疑的眼光看我时,我却毫不犹豫地背上行囊,踏上了脱贫攻坚的新征程,成为巴林左旗哈拉哈达镇第一书记中,年龄最大的那一个。

接到任命后,我立即出发,“什么都没准备,什么也没带,想着过来先了解一下情况再说,没想到一来就走不了了。”来到村里,我走进每一户贫困户家里了解情况。有户贫困户家连个像样的桌子都没有,我就趴在墙上记录。当时正值盛夏,汗水打湿了他后背的衣服,贫困户家的老太太拉住我的手,抹着眼泪说:“都是我们害了你,怪我们太穷,把你连累得这么辛苦。”“百姓的日子都过成这样了,还心疼我。”我暗下决心,一定要让大西沟村富起来。“路边有景致,家家有笑声。”这是我给自己设定的扶贫目标,“让村子面貌焕然一新,让每一个村民经济富足、精神自由,使百姓的幸福感通过笑声从心底溢出来。”

产业兴要让村民富起来

我刚到大西沟村时,绝大多数村民的收入靠种植荞麦、笤帚苗和外出打工。这个位于山坳坳的村子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72户147人:已脱贫69户141人,其中稳定脱贫3户4人,未脱贫3户6人;贫困发生率为0.49%。怎么样才能让贫困户脱贫,让村民致富?医学专业出身的我只能走家串户,去了解村民情况和想法,来克服过去产业单一、单打独斗、缺乏龙头项目引领的问题。

“如若想脱贫致富,还是要 ……此处隐藏276个字……了救护时间。由于抢救及时,老人转危为安。这些小事记录了我工作中的点点滴滴,也是我心系群众、真诚为民的缩影。

文化阵地温暖百姓心

为了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针对村内资金不足、文化基础设施薄弱现状,我经过多方联系沟通,积极组织施工单位加班加点建设,先后修建了村活动场所2000平方米,小西沟一处900平米,并配套健身器材和广场灯,修建便民服务室、草原书屋、文化活动室、并协调网络公司为大西沟村争取了广电网络入村的优惠政策,减轻贫困群众的经济负担;让村民也拥有了自己的休闲活动场所。

村民王大妈兴奋的说:“广场建得可不赖,俺和邻居们都说好了,今晚就来跳广场舞!”村民王大妈开心地说道。

“如今农村生活和城里没啥差别,农忙之余,大家也有了文化生活。”村党支部书记李志勇说起村里的变化感慨道,“农闲时玩麻将、打扑克的少了,来农村书屋看书学习、到广场唱歌跳舞的多了,村里的风气越来越好,大家致富奔小康的信心也更加坚定。”

如今,大西沟村实现村内“水电路网”全贯通,村民出行更便捷,健身娱乐有去处,村容村貌得到显著提升,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大西沟处处是一片生机的新景象。

因积劳成疾,2017年1月,我的左眼几近失明状态。由于工作太忙,我迟迟没去医院进行治疗。做完手术后,在家没休息几天就上班了。两周后,我的视力明显下降,经医院检查后,被诊断为白内障术后黄斑水肿。后来他不得不到北京进行治疗,在北京治病期我的心里也总是想着村里的事。“虽然我退休了,但很多事情还等着我去做呢,我不能辜负党和人民对我的信任。”我充满自信的说。

奉献世间光与热,燃烧生命写忠诚。这,就是我,来自基层,心系群众的一名驻村驻村第一书记。

《第一书记扶贫记[此文共1568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