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一点思考

时间:2023-12-28 13:00:24
关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一点思考[此文共1439字]

关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一点思考

一、招生就业方面

1、落实职业学校学生生活补助政策,即对于在我区职业教育集团就读的学生,每月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并按月发放;

2、设立“江都区职业技能人才摇篮奖”,根据各初中校每年报到职教集团就读的学生情况,评出一、二、三等奖,并给予相应学校及班主任一定物质奖励;

3、以本科生和研究生落户就业江都企业补助实施方案为参照标准,制定出台职教集团毕业生本地企业就业补助实施方案;

4、鼓励校企(镇校)合作订单培养,积极推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横式,给予试点企业一定的优惠政策(比如税收方面的优惠)及参与试点项目的指导师傅一定的经济补助。

二、师资培养方面

1、鼓励青年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规定35岁以下以内的青年教师进企业锻炼六个月,经考核合格后,政府给予每个月2000元的生活补助;

2、鼓励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国家、省、市级各类技能大赛,政府按照获奖级别给予相应物质奖励。对于获奖学生留本地企业的给予一次性奖励;

3、鼓励专业教师积极申报省、市技能大师工作室、省市名师工作室,并每年给予工作室相应教研活动经费支持和保障;

4、鼓励教师取得相应专业的执业资格证书,如技师、高级技师等称号,并给予一次性奖励;

三、专业建设方面

1、鼓励职业学校积极申报创建国家、省、市各级各类专业建设项目,如省级现代化实训基地、省现代化专业群、省智慧校园、省品牌专业等项目,对通过国家、省级部门评审,创建成功的项目,政府依据创建评审要求,给予相应配套资金支持;

2、围绕地方经济发展,加强专业建设调研,依据职教集团现有实训基地,政府投资建设以江都区主导支柱产业需求技能人才为基础的江都区公共技能实训基地,服务本地区技能人才的培训和职业学校技能人才的培养。

四、联合办学方面

1、东西合作:充分发挥对口扶持的政策优势,拓展与西部地区的合作办学,在服务西部技能人才培养及西部劳动力输出的基础上,也为我区企业技能人才需求提供保障。按照引进一个西部学生在我区企业落户就业,政府给予学校每生12000元的培养补助;

2、中高合作:积极探索构建现代职教体系,加强与省内知名高校的合作,充分挖掘高校的教育资源,提升办学知名度、提高专业技能人才培养层次。在我校与盐城工学院和淮阴师范学院合作3+4试点项目的基础上,加强与我区大中型企业的合作,构建3+2+2的人才培养模式(3年在我校就读中专,2年在盐城工学院就读专业本科基础知识,2年在企业由合作高校教师、企业工程师、我校专业教师合作进行实践项目教学),真正实现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和就业的本土化,提高地方企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就业的稳定率。

3、中外合作:以职教集团中德汽车专业合作为基础,加强与德国手工业行会的联系与合作,引入“TTT”合作模式,即由德国手工业行会为学校提供师资培训并进行考核认证,由通过德国手工业行会考核认证合格的教师按德方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德方为学校授课提供技术支持,考试合格的毕业生将同时获得学校的毕业证书和德国手工业行会的GB技能证书。构建“122高技能人才培养支持体系”,即依托区职业教育集团,按照德国标准建设一个“江都德国手工业行会培训考试认证基地”,下设“培训中心”和“考试中心”,发挥两项职能:一是师资培养。德方为学校进行德国精密机械师、工业机电师、机动车机电师和工业机器人技师4个专业的师资培训,每个专业培训20人,共培训80人。考试合格的教师将获得德国手工业行会德国培训师证书(ADA),是培训其他院校教师和学生德国手工业行会课程的资格证书,同时可为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本土化提供师资保障。二是高技能人才培养。在数控加工、机电一体化、汽车检测与维修和工业机器人4个专业中组建中德HWK班,每班24人,中德合作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考试认证合格的学生将同时获得学校毕业证书和德国职业资格证书(GB)。

4、校企合作:鼓励职业学校与企业联合办学,校企冠名办班,实行落实一个冠名班,培养30名高技能人才,政府给予一次性补助15万,积极探索现代学徒人才培养模式。

《关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一点思考[此文共1439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