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管服”改革中税收管理存在问题及建议

时间:2023-09-16 13:00:27
“放管服”改革中税收管理存在问题及建议[此文共3367字]

“放管服”改革中税收管理存在问题及建议

摘要 国地税分家后再一次合并,已经两年。税务部门在“放管服”改革中做了大量工作,但是随着放管服改革的步伐在不断推进,一些制约改革工作顺利推进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需要研究解决。本文就税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对相关问题提出解决的建议。

关键词 机构合并;放管服;税收管理

国地税机构合并以来,税务部门在“放管服”改革中做了大量工作,减政放权、进户执法和行政审批改革到目前为止除了保留的极少行政审批事项外为前置程序外,其他事项都逐步转换为事中管理服务和事后的后续风控。服务力度从大厅的厅进厅出、受理即办再到基于大数据和互联网支持下的“数据多运转、信息少填报;多走网路、少走马路”等O2O和非接触式办税模式,此外还借鉴银行、邮政等经营网点推行24小时自助办税服务,“放和服”这两块已经走上了“高铁时代”。但是随着放管服改革的步伐在不断推进,一些制约改革工作顺利推进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需要研究解决。如基于“放和服”的前台设计在加速,而基于风控的后台管理、执法的“管”却不尽如人意,“放、管、服”这三驾马车的治理体系没有并驾齐驱,管理和执法的最后一公里远远没有打通。

一、当前税收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

(一)管理职责不明晰

机构合并后,原先省级层面上出台的各种管理措施和文件相应作废或者不再适用,如原江苏省国税局出台的《检查任务管理办法》和《纳税服务任务管理办法》,对下户检查、核查等工作均作出了明确要求 ……此处隐藏2250个字……手段,是当前我国税收“放管服”改革的重要方向。互联网+税务为税务机关开展税收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对内,从优化金税三期系统功能、加快推进电子税务局建设、集成整合信息系统等方面做出部署,利用信息化建设来解决征管和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一方面,要把好数据入口关,对涉及税务登记、税种认定、发票管理、申报征收等环节的数据进行完整性、合理性、有效性的初步分析和完善,确保数据源完整、准确、可靠、可用;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各种涉税数据的采集、整理、存储、分析、应用和互通,建立纵向总局、省局、市局和县区局全覆盖,横向税收征管、纳税服务、税源管理、税务稽查全包括的数据应用平台。对外,通过与其他政府部门信息共享平台对接,加大与公安、住建、工商、银行等政府部门和单位的信息共享力度,由信息孤岛向数据集中转变,减少税务部门共享数据时的阻力,提高获取第三方数据的质量,实现税务机关对纳税人涉税信息的全程跟踪和时点监控,最大限度地推进信息采集和数据利用。

(五)合理定岗配人

机构合并后,如何将税务管理事项进行分类,在分类的基础上设置岗位,然后将合适的人员合理调配到相关岗位上,是做好税收管理工作的关键。要完善岗责体系,进一步细化各级税务机关征管岗责,明确各层级、各部门、各岗位的专业化分工,对税收管理事项实施动态化清单管理,将事项分为纳税服务、基础管理、风险管理、法制事务、内部事务等五大类。在人员的使用上,加强教育培训和在岗自学,提高税务干部业务能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青年干部队伍,保证我们税务事业后继有人,郁郁常青;对于年龄较大的同志,通过优化人员配置,人尽其才,发挥每个人的长处,通过建立优势互补的工作团队,向50岁以上干部要人力资源、要工作潜能,在现有人员基础上提高工作效率。

《“放管服”改革中税收管理存在问题及建议[此文共3367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