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总结
2018年围绕“建房、搬迁、就业、保障、配套、退出”六个关键环节和“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四个目标,周密组织、精心实施,现将2018年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板栗村集中安置点:规划总用地面积11420平方米,拟安置易地扶贫搬迁户34户、141人,均为建卡贫困户。规划建设安置住房共34套,其中安置住房3525平方米,生产性辅助用房112平方米,配套完善安置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文化站605平方米、幼儿园800平方米、议事大厅300平方米、篮球场741.8平方米等公共服务设施;流转菜园地20亩。工程总投资1504.00万元,其中工程费用1299.67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204.33万元。资金来源为农户整宗地收益退出资金180.0万元,农户自筹资金20.0万元,易地扶贫专项补助资金1304.0万元。项目于2018年10月份开工建设,目前有序推进中,预计2019年2月完工。
坡坪村集中安置点:规划总用地面积13496.19平方米,拟安置易地扶贫搬迁户26户、86人(均为建卡贫困户,规划建设安置住房 ……此处隐藏8023个字……强资金管理。出台了易地扶贫搬迁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规范资金拨付程序,确保资金安全、有效使用。五是规范建设程序。对于统规统建项目严格落实基本建设“四制”(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规定;统规自建项目,由乡镇、村干部和搬迁群众组成理事会,采取议价方式择优选择有相应资质的施工单位建设,乡镇统一聘请监理单位对住房质量进行全程监督,确保住房质量安全。
(三)加强督查,推进项目实施。
县委、县政府对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高度重视,主要负责
同志和分管负责同志多次深入到安置点进行督查调度,现场解决存在问题。为加快推进项目建设,按照“倒排工期、节点控制、责任到人、严明纪律”的要求,对每个安置点的建设,排出工程进度计划,在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的前提下,督促调度施工单位合理安排工序,做到室内外工程交叉施工、基础设施同步推进。同时,从县直部门抽调10人成立驻点督查组进驻落后乡镇,督促加快工程进度。县督查局、发改委不定期对各安置点工程进展情况进行督查检查,并及时通报督查结果。
(四)落实措施,完善后续帮扶。
根据搬迁户的实际情况,精准制定后续帮扶措施,做到因户施策、精准帮扶。在产业上,重点落实了光伏、林业等产业扶贫政策;在就业上,积极开发公益就业岗位,规划建设了扶贫驿站,拓宽搬迁户就业渠道,千方百计增加搬迁户收入,确保搬迁一户、稳定脱贫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