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物种消失了》课例评析

时间:2024-06-07 16:19:12
《许多物种消失了》课例评析[此文共1504字]

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品德课堂上学生对道德行为的认知需要探究性活动体验。探究性活动体验是优化教育,优化学习的一种有效方式。怎样组织品德课堂有效的探究性学习活动是目前品德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改变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转变品德教育方式,组织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探究性品德学习体验活动,是品德教育改革新的空间,需要教师实践与探索。

一、充分预见学情   做好预设活动探究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品德课堂教学是有计划、有目标的教学,活动前必须要有预设。探究活动的预设过程是教师对教学内容和学习对象解读研究的过程。设计探究性学习活动,教师要做到了解学生的认知结构,了解学生的薄弱点,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等。老师可根据上课的需要提前布置给学生收集一些与上课内容相关的资料。

《许多物种消失了》一课中“物种”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但又是一个必须讲到、讲透的知识点,如果只是让学生看看图片,自己说说所知道的物种,那是远远不够,又极易犯科学性的错误。因此,课前老师有目的地设计调查研究表格,引导学生多种途径了解、搜集物种的种类、独特的本领、生存现状等资料,并加以整理是十分必要有效的。

这样的预设探究活动以教材为基点,充分考虑到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生活环境,由此,预见学生最迫切的学习需要,使探究体验活动的具有亲近性和可行性。

二、优化合作探究过程   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乐于探究,尝试合适的、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是品德课堂要培养学生的目标。通过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完成合作任务,构建以学生为主体,小组合作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模式,是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的重要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师生间、生生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有利于思维的深层次互动,为每个成员创造平等参与的机会,弥补教师对差异照顾上的不全面缺陷,达到因材施教的教学要求。因此,组建好合作学习小组,优化合作探究过程尤为重要。如在学生探究物种的独特性这一活动时,如果让学生自顾自寻找,找到的东西一定多而杂乱,一则影响了交流时的效率,二则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此时,老师在小组合作学习时给予一定的指导,小组内不要寻找同一物种,尽量多地寻找不同物种,了解一至两个比较特殊的本领。这样肯定能事半功倍。

这样的探究过程教师只是一位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学生主动参与,成为学习的主人,自己去寻找答案,在合作交流中达成共识,得到的结果让他们感到欣慰,感到喜悦,在学习中得到益处。

三、促进协作学习交流   提升问题探究层次

在探究活动中,协作也是学习的一种方式。通过协作学习交流过程,学生可以取长补短,从而实现共同探究学习,共同提高探究能力,获得高质量的认知建构。

但由于小学生的认识能力、组织能力、自控能力还不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当学生的学习伙伴,引导者的角色,要与学生一起探索,在学生困惑时适时点拨,教会学生方法,帮助学生解决困难,树立协作学习交流的信心。同时,师生互动时,教师要从学生认知的困难,学生见解的错误,再建构探究活动,使活动紧紧围绕探究的问题展开。如在组织学生寻找物种之间的紧密联系时,存在的食物链太多,学生探究时往往会杂而乱,甚至会犯科学性错误,达不到预期的目的。而如果小组活动时老师出示多种物种,提出明确的要求,并合理分工、定好规则,再让学生通过小组协作探究出多种食物链,再全班交流。

在这样的协助学习交流中,能使学生整理提升自己认知体验获取的经验与方法,看问题的不同角度,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进行反思和批判,拉近见解的距离,进而提升问题探究层次,建构更新的、更深层次的理解,生成构建新的生活经验。

在品德课堂教学中,只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本,优化探究活动设计,提高探究性学习活动组织的有效性,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构建和谐高效课堂,实现学生道德行为认知的有效提升。

《《许多物种消失了》课例评析[此文共1504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