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3-12-25 09:41:14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此文共1376字]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及目标

上学期学习情况

学生人数

平均分

优秀率

及格率

潜力生人数

90

99.8

100

100

5

本学期对应目标

90

101

100

100

0

知识、能力情况

学生经过上一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学生的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

学习态度及行为习惯情况



上学期有小部分同学不注意听讲,口算时比较马虎,课下不能及时完成作业,但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小部分学生成绩较差,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规范课堂常规,及时补差,使整个教学能够顺利进行等。


学习困难生情况




后进生接管知识能力较慢,学习乐趣不高,不善于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中及时领会学习环境,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二、教学目的要求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数,会读写100以内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熟练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初步认识钟表,识别整时和半时,感受时间的长短,培养时间观念。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爱护人民币。

6.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7.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结合现实情况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

8.初步建立厘米和米的长度观念,体会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含义。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初步感受数学思想方法。


三.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20以内的退位减法,认识钟表,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图形,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人民币的认识,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厘米、米的认识,统计,总复习。

这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同样,除了认数和计算外,教材安排了常见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认识人民币、认识钟表、厘米和米的认识以及统计等。有了这些内容的学习,不仅使得学生的数学学习丰富多彩,形成了比较合理的数学知识结构,而且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主要教学措施

1、结合具体情境,运用小棒、图片等教(学)具进行直观教学,并充分利用电教媒体。

主动与每个学生交谈,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教学中,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多鼓励学生良好的行为,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

3、鼓励和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

4、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

5、课堂上关注学困生的学习情况,以鼓励、激励为主,重视课堂上辅导督促工作。


四、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教学内容

课时数

备注

1—2

2---3

3---5

6

6---8

9—12

12—13

13--15

15--16

16

16周以后

第一单元

第二单元

第三单元

第四单元

期中复习

第五单元

第六单元

第七单元

第八单元

第九单元

期末复习

7

2

9

3

8

10

4

10

3

2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此文共1376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