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心得体会
最近我读了《提高教学成绩的奥秘》这篇文章,深受启发,我感觉在教学中过程中其它的客观因素基本都是无法近期内改变的,我想只有教师从主观上改变自己,管理好自己把自己做好,传统的教育观念只注重教师如何教, 而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主体作用的发挥, 笔者认为, 只有转变观念, 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一.加强预习指导, 让学生带着教材走向教师
传统的教学模式大体分为两种: 一种是教师带着教材走向学生,一种是教师带着学生走向教材. 这两种模式的不足都在于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发挥. 如果课前加强预习指导, 让学生通过预习了解教材, 自学教材, 课堂上学生就能带着教材走向教师. 这样, 就能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优化课堂教学, 让学生带着方法走向教材
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是通过教师的讲授使学生掌握知识, 并通过反复的练习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能, 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 优化课堂教学, 就是要改变这种不合理的现象. 我们要把主体地位还给学生, 让学生带着方法走向教材, 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让学生在学习教材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方法, 形成能力.怎样教给学生具体的学习方法呢? 很多专家和同仁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大致可归纳为三类: 一是尝试教学法, 让学生通过尝试练习和掌握学习方法后再带着方法走向教材; 二是经验总结法, 即先由过去学习的知识总结出学习新知识的方法, 再让学生带着方法走向教材; 三是直接揭示法, 对于一些学生容易领悟和掌握的方法, 教师可直接揭示, 再让学生带着方法走向教材.这样, 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是一个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 就是一个训练学法的过程, 也是学生获得知识, 发展智能的过程.
三.注意课内外结合, 让学生带着能力走向实践
传统的教学只注重课堂的讲授和反复练习, 而不重视学生的实践, 不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 让学生带着课堂上已经形成的一定的能力积极参与课外的实践活动, 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使抽象的理论具体化, 而且可以使学生的思想认识与教学内容一致起来, 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自主的实践活动中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首先, 学生带着一定的能力走向实践活动, 可以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 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其次, 学生带着一定的能力走向实践, 在实践中进一步体会到所学内容的正确性与科学性, 能使自己的思想认识与教材内容一致起来. 第三, 学生带着一定的能力走向实践人, 在实践中加以利用, 有利于学生能力进一步提高. 因为能力本身就是在活动中形成的. 如果没有学习实践活动, 能力怎么可能形成, 又怎么可能提高呢?
四.注重科学考查, 让学生带着微笑走向家庭
传统的考查方法是笔试, 通过一张试卷评定学生的优劣. 很多学生因为考试成绩差, 害怕拿着试卷面对家长, 不敢叫家长在试卷上签字, 产生了怕考厌考的情绪.为了改变这种现状, 我们认为, 考查一定注重全面性, 科学性. 一方面,考查要能全面地衡量学生的学习状况, 反映学生全面的素质. 另一方面, 考查要注重科学性, 特别是命题, 一定要根据教学大纲, 按照科学的方法和程序出题, 保证试卷有适当的难度, 有一定的信度和效度.曾听一位老师这样说过: 如果完全按大纲和教材出题的话, 每个学生都会考得笑起来. 我们为什么不能按照大纲和教材出题呢? 又为什么不能让学生笑一笑呢? 学生带着微笑走向家庭, 自己内心就有一种成功的快感,得到家长的表扬与鼓励, 又能获得一份快乐与自信, 无疑能激发学生更高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充分地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 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 让学生带着微笑走向家庭不是一件好事吗? 做教师的又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