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区教师需要“工匠精神”

时间:2023-08-25 09:41:17
新时代新区教师需要“工匠精神”[此文共1208字]

新时代新区教师需要“工匠精神”

李永霞

在苏格拉底很小的时候,有一次父亲正在雕刻一只石狮子,苏格拉底观察了一会儿,提出一个问题:“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好的雕刻师呢?”父亲回答:“我并不是在雕刻这只狮子,我是在唤醒它!狮子本来就沉睡在石头中,我只是将它从石头监牢里解救出来而已。” 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工匠通过“雕刻”的方式将石狮“唤醒”,让它拥有自己的灵魂。工匠们喜欢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享受产品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具有耐心、专注、坚持的精神。新时代新区教师也需要具有这种“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它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四方面的内容。 

工匠们喜欢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享受着产品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工匠们对细节有很高要求,追求完美和极致,对精品有着执着的坚持和追求,把品质从0提高到1。“工匠精神”就是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家长至上的服务精神。

工匠精神的内涵有四个方面,对于指导我们的工作是积极有效。

1、敬业。敬业是教师对职业的敬畏和热爱而产生的一种全身心投入的认认真真、尽职尽责的职业精神状态。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主张人在一生中始终要“执事敬”“事思敬”“修己以敬” 。“执事敬”,是指行事要严肃认真不怠慢;“事思敬”,是指临事要专心致志不懈怠;“修己以敬”,是指加强自身修养保持恭敬谦逊的态度。 

2、精益。精益就是精益求精,是教师对每位学生、每节课堂凝神聚力、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职业品质。所谓精益求精,是指已经做得很好了,还要求做得更好,“即使做一颗螺丝钉也要做到最好”。正如老子所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能持久发展的单位,无不是精益求精才获得成功的。

3、专注。专注就是内心笃定而着眼于细节的耐心、执着、坚持的精神,工匠精神意味着一种执着,即一种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与韧性。“术业有专攻”,一旦选定行业,就一门心思扎根下去,心无旁骛,在一个细分产品上不断积累优势,在各自领域成为“领头羊”。即“艺痴者技必良”,如《庄子》中记载的游刃有余的“庖丁解牛”、《核舟记》中记载的奇巧人王叔远,《阿甘正传》中资质平庸却一生辉煌的阿甘。 

4、创新。创新就是追求突破、追求革新的精神。只有创新才能有突破,才能有发展。教学也是如此,只有不断剖析课堂,研究课改,教育才会有长足的发展。

因为专业而精湛,具备“工匠精神”的学校是卓越的,培养的学生是极具有发展潜力的。工匠精神的培养,依赖于人与人的情感交流和行为感染,“工匠精神”的传承,依靠言传身教地传承,是情感的交流,是价值观的体现 。与工匠精神相对的,则是“差不多精神”——满足于90%,差不多就行了,而不追求100%。

工匠精神对个人而言,就是一种认真精神、敬业精神。首先热爱你所做的事,胜过爱这些事给你带来的钱;其次精益求精,精雕细琢。不跟别人相比,就跟自己较劲。工匠精神其核心是:不仅仅把工作当作赚钱养家糊口的工具,而是树立起对职业敬畏、对工作执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注重细节,不断追求完美和极致,让每一位学生进步,让每一位家长满意。将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融入每一个环节,做出打动人心的一流教育。工匠精神是坚守,是执着,是严谨,是对教育的敬畏,是对学生满满的爱。

《新时代新区教师需要“工匠精神”[此文共1208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