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一切都在运动中》说课稿
各位老师,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3单元第1课《一切都在运动中》。这一课主要通过对物体运动的普遍性和相对性的认识,让学生在判断物体是否运动时用参照物作为判断标准,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物体的运动状态,能用辨证的眼光看问题。下面我就从教材、学生、教法学法、教学流程以及板书设计等几方面进行说课。(PPT说课提纲)
一、说教材
教材选取了学生十分熟悉的运动作为研究对象,分三部分安排教学内容: (PPT三部分内容,只展示不说)
第一部分:描述图片中物体的运动,以学生原有经验为基础,介绍参照物概念。
第二部分:学会利用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第三部分:认识没有绝对不动或静止的物体。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表达能力,从而丰富学生对运动的普遍性和相对性的认识。
根据新课标和对教材的理解,结合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本节课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不说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物体的运动是这一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的变化。
(2)知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结论也不相同。
< ……此处隐藏1392个字……过程,那么,接下来,对于普遍原理的应用,就是从一般到具体的演绎过程,在这种螺旋式上升的认识过程中,学生的科学概念才不断地明了和清晰。让学生利用今天学到的知识来解释课前老师的那个疑惑。(PPT“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环节四:课堂总结
有人说:“编筐织篓,全在收口”。因此,我以这样的方式总结全课: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结论是不一样的,对判断物体运动得快还是慢也是不可缺少的,而地球上的一切物体都是在不停地运动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这样,不仅总结了全课,同时揭示本课的主旨,更加激发了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
环节五:拓展作业。(PPT作业不说)
为了加深学生对参照物的理解,通过练习让他们感受到周围物体的运动和静止,体会到科学给自己带来的乐趣,我设计了如下两个作业:
1、毛泽东写过“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样的诗句你能理解他的意思吗?
2、课后,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如果是运动的,运动得快还是慢?
七、说板书设计
为了便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本课内容,我设计了以下归纳式的板书。
板书设计如下:
一切都在运动中
参照物(假定不动或静止)
物体——另一个物体——位置改变
运动(绝对) 静止(相对)
这样的板书直观明了,既体现全文内容,又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所学知识,真正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
以上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