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劳动保障监察信息化建设——以三亚市推行实名制管理信息系统为例
摘要:劳动保障监察承担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综合执法的重要职责,是面向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重要窗口,处在为民服务的最前沿,是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贯彻落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重要行政执法工作。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政府机构办公信息化已成为发展趋势,电子政务在政府部门得到广泛应用,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也不例外。劳动监察“两网化”(网络化、网格化)已在全国各省市普及并取得了较好成效。但实践和现实的需要证明,劳动保障监察信息化建设单靠“两网化”是不够的。信息化建设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需要相关的软件、硬件、人力资源和职能部门的支持等。
关键词:劳动保障监察、工程建设领域、信息化、实名制管理
一、劳动保障监察信息化背景分析
(一)劳动保障监察信息化建设及其背景分析
随着市场主体多元化、用工形式多样化,劳动关系日趋复杂,一些用工单位,特别是工程建设领域部分用工单位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缺乏社会责任感和法律意识,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不为劳动者办理社会保险,不按时足额支付工人工资,甚至随意拖欠或克扣工人工资等违法行为时有发生。目前我国劳动监察执法能力建设严重不足,已不能适应解决不断增长的劳资纠纷和矛盾的需要。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政府机构信息化办公已成为发展趋势,电子政务在政府部门得到广泛应用,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也不例外。劳动 ……此处隐藏1444个字……资矛盾和纠纷扩大化,确立预防为主的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工作理念,转变事后“救火式”劳动监察执法模式,实现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工作前移,将违法行为杜绝在萌芽状态,减少劳动监察案件的发生率,最大限度维护广大劳动者的合法劳动权益。
(二)以信息化手段,提高工程建设领域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工作的高效性。通过实名制用工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实时动态监管,随时掌握农民工出入建设工地、考勤情况,同时监控各施工单位在工人进场退场登记、工资统计和确认、工资发放等劳动用工管理环节,实现建设领域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信息化管理。同时,通过运行实名制用工管理软件,监测工程建设领域用人单位劳动用工、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项目资金流动情况,在海量数据中自动过滤异常信息,解决劳动监察人员不足和劳动纠纷日益增长的矛盾,大大提高劳动监察的工作效率。
(三 )以信息化手段,提高工程建设领域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工作的准确性。通过要求施工单位不断的输入和更新实名制劳动用工信息到施工总包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利用劳动监察行政管理信息系统功能模块和技术手段,准确有效地监测、筛查施工单位劳资双方的用工信息,有效甄别劳资矛盾和纠纷的种类、性质和影响程度及范围,为监察执法工作提供快速、准确、有效的信息,使得监察工作更有针对性,处理问题更加快捷和准确。
(四)以信息化手段,提高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分析和决策能力。通过运行实名制用工信息管理系统,便于对劳资双方的基础数据进行深层次分析,实现对劳动监察部门关注的重点问题进行预警,同时通过汇总、排序、总结出经常发生的案件种类和类型,便于监察人员找出案件发生的规律,为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研究防范措施,验证防范措施有效性,提供强有力的数据基础,初步实现劳动保障监察信息化、智能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