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深化乡镇和街道机构改革实践研究
按照中办、国办《关于推进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的实施意见》,以及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乡镇和街道机构改革的意见》,焦作市重点针对推进基层综合执法、深化乡镇和街道机构改革和构建简约高效基层管理体制等热点问题积极决策并有效部署,突出问题导向、聚焦关键环节、抓住主要矛盾、紧盯突出短板,在优化机构、“减县补乡”、赋权放权、综合执法、便民服务等方面做足功课、下足功夫、动真刀子,全力推进乡镇(街道)机构改革相关工作,有效破解县乡基层两级长期存在的体制机制问题和综合治理难题。
一、乡镇(街道)基层机构的职能定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决定了深化改革必须要向纵深方向发展,乡镇(街道)等基层机构的职能定位也应该相应地做出转变:一是实现从硬性管理到柔性服务的转变;二是从全能型选手向有边界的服务员转变;三是从单纯追求数字上的增长到统筹协调高质量发展方向转变。职能定位正确与否,从根本上决定其应然作用的发挥。从现实来看,新时代的基层政府机构必须坚持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则。
1、坚持依法施政的方针
各级政府要在全面依法治国的总原则的基础上,坚持依法施政、依法行政,积极贯彻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不断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最基层一级政府,乡镇(街道)是党和国家大政方针最终得以贯彻执行的最强有力组织保障,只有始终坚持依法行政才能确保所有党规政令的畅通无阻。民主政治建设方面,围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基层民主 ……此处隐藏7940个字……组织关系先行归口管理,人员业绩写入年终考核大纲、组织提拔和人事任命环节有所占比等形式对其进行变通式管理。另外,环保、食品检测等事项虽然已经下放到乡镇,但技术含量较高,故可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积极寻求第三方支持。笔者认为,这些都是十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最为关键的问题则在于执法主体的资格问题。这一问题是基层干部反映最为集中的问题,为此,国家和省级人大的法律工作专门委员会理应及时跟进、广泛调研,在适当的时机做出适当的调整,以满足基层工作的法律需求。
在调研过程中,笔者还欣喜地发现:乡镇(街道)干部大都具有强烈的奉献精神。他们不怕吃苦、任劳任怨,俯首甘为孺子牛,他们自嘲“不能闲、不能停、不能病”的工作状态,他们坚持“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工作原则,着实让笔者刮目相看、肃然起敬。但是,“江山代有才人出”,乡镇(街道)干部的人员老化和青黄不接苗头已经出现。因此,面向社会公开招考的公务员必须要优先充实到乡镇(街道)一级,特别是综合执法队伍中间来。
参考文献:
[1]章秀华:农村民主治理的路径研究——以杭州市余杭区为例,党史博采(理论),2016年第5期。
[2]黄婷:县域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制度逻辑与进路探析——以湖南省部分县域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调研数据为样本,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9年第9期。
[3]奉贤区金汇镇:关于设立乡镇环境综合整治队伍的思考,《上海法学研究》(集刊),2019年第10卷。
[4]江苏省海安县编办:江苏省海安县政府赋予市级中心镇部分县级管理权限,机构与行政,2014年第10期。
[5]王珊:基于一体化网上平台的高效便民服务管理体系建设,区域供热,2019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