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进程视角下人类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辩证关系
杨诗芾 自动化 518021910588
自18世纪六十年代工业革命以来,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人类社会人口,尤其是城市人口迅速增长,而这也给地球生态环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然而,人类对于自身行为所造成的影响的认识却并非与科技发展完全同步。直到1972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的“第一届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人类才开始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将之提上日程。尽管如此,人类还是为其迟钝的反应付出了代价。根据联合国环境计划署世界资源研究所发布的《1998-1999年世界环境污染状况调查报告书》,全球每年有400余人死于急性呼吸道疾病,100-300万人死于痢疾(赵海瑞 2018)。2019年3月联合国发布《全球环境展望6》报告,报告警告称地球已受到极其严重的破坏,地球的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将受到更严重的威胁。也正因为如此,人和自然的关系才变得如此的至关重要。那么究竟人与自然处于,或者应该处于什么样的关系呢?
首先,我们需要以现有的几个基本事实,作为接下来逻辑推断的前提条件。第一条事实:到目前为止,并在可以预见的一段时间内,人类的生存必须依托于以地球为载体的生态环境。第二条事实:从历史规律来看,人类社会的发展会导致以地球为载体的生态环境的破坏。第三条事实:人类可以有意识地运用现有的技术手段,对已被破坏的自然环境进行修复,甚至对原有的自然环境进行优化改造。基于以上事实,我们可以初步得出:为了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保护生态环 ……此处隐藏1253个字……受到自然界的惩罚。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说道:“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因此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支配自然界,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去支配自然界”。恩格斯还说,“如果说人靠科学和创造性天才征服了自然力,那么自然力也对人进行报复”,报复的程度视人利用自然力的程度而论,而不管社会组织得怎样。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观点,人与自然既有对立的一面,也有归属的一面。一方面,作为这个星球上唯一的高等生物,人相较于其它所有的无论是生物还是非生物都有着无与伦比的主观能动性以及改造自然的能力。而另一方面,全体人类从物质组成上来说完全从属于自然,没有构成哪个人的物质不来自于自然,因此人和自然在某些情况是一体的,这就是所谓“天人合一”。
今天,我们越来越认识到,人与自然应是和谐相处的关系,人们要有计划地利用自然界为一定的目的服务,但不是单向度地征服和改造,二者之间不是征服或被征服的关系,不是“割裂”而是“合一”的关系。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以前强调“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在21世纪新时代,党中央进一步提出了“保护生产力”的新理念,拓展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关于生产力过程中“自然条件”作用的观点。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的辩证关系,就是发展生产力和保护生产力的关系。发展生产力决不能以破坏生产力的可持续性为代价,也就是说我们必须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既是对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哲学思考,也为当代世界解决现代性的矛盾和冲突贡献了富有智慧的中国方案。